返回

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课程资源:

      一、金城历史名胜

作为甘肃省省会,甘肃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内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兰州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穿城而过流向东北,蜿蜒百里,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傍河而生的串珠形河谷。

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兰州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立县制,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制兰州总管府,史称兰州。汉唐以来,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历史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兰州.jpg   兰州 (2).jpg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的白塔山公园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

白塔山下的中山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兰州至今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

“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兰州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依旧伫立在滚滚而逝的黄河之上,带着威严,带着沉思,注视着黄河落日,注视着兰州变迁,注视着古往今来和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

黄河沿途还点缀着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雕塑,让人目不暇接。

兰州市域内有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有“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还有“陇上十三陵”——明肃王墓群等。

兰州还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盛产白兰瓜、黄河蜜瓜、软儿梨、白粉桃等瓜果,百合、黑瓜子、玫瑰、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素有“看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之说。

 

       二、兰州现代产业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都道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兰州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支点,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陇海线、兰新线、青兰线、包兰线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使得兰州成为西北地区第二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具有“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辐射甘、宁、青等省区。

作为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兰州境内探明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35个矿种,极具潜在经济开发价值。兰州水力资源丰富,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现已建成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和大峡等水电站。

早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并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致力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以及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66.49万人,户籍总人口321.64万人,非农业人口200.99万人,共有汉、回、满、藏、东乡、裕固等56个民族。

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工业城市,兰州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材为主体,与西北资源开发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兰州是著名的科教文化城。全市拥有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开发机构近700家,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0所,两院院士28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这也为兰州未来更加高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课程体系:

1565852664.png


场馆建设: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