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岩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课程资源:

一、 自然资源丰富

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部澄江街道凤洋村,黄岩区地处苍山支脉和北雁荡余脉,自西向东延伸,基地周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素有“桔乡小雁荡”之称与九峰山并称为“邑中双壁”名垂《中国名胜辞典》的松岩山景区,及具有美好传说的划岩山景区矗立在基地周边,黄岩的母亲河永宁江流经基地北侧,中国柑橘博览园5000亩品种丰富的桔园位于基地南侧。实践基地依山傍水,自然风光壮美,旅游资源多样,植物品种丰富,水利资源丰沛,为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黄岩.jpg      黄岩 (2).jpg

二、 历史人文资源厚重

黄岩历史悠久,黄岩故地在夏、商、周为东瓯地,建制几经更迭,1994年撤市设区,辖八街道五镇六乡,各乡镇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黄岩历史名人辈出,以杜范、方国珍、戴复古、谢梦溪、陶宗仪等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及以陈芳允、方秦汉为代表的近现代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黄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柑橘博物馆、黄岩名人馆、富山大裂谷、锦绣黄岩十景、平安宫等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承载了黄岩厚重的历史文化。以畚斗楼、翻簧、乌饭麻糍、黄岩蜜桔等为代表的文化传承体现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黄岩历史名人、历史文化与地方文化为实践基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

三、 社会经济发展快速

黄岩2014年GDP增速8.8%,达332.18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9元。农业龙头企业34家,多个农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以柑橘、杨梅、枇杷为代表的三大林业支柱产业贡献了6个亿产值。规模企业培育不断突破,超5亿元级别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60%。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学生6万多名,浙江东海文化明珠乡镇达到4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运行为实践基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黄岩区制订了不断加大投入,优先发展教育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因此,黄岩区具备了在现有基础上,前瞻性的建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条件,为配合基础教育从小培养符合未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所需要的、掌握现代技术理念、具有创新思维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在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教育等多方资源齐备,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的当下,黄岩区教育局做出重大决策,规划建设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财政配套资金大力支持。同时教育局领导也对基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发挥特色优势,深入挖掘内涵,以创新的学校加基地模式推动黄岩区的素质教育整体全面发展。

因此,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将依托一江(永宁江)两山(划岩山、松岩山)两馆(黄岩名人馆与柑橘博物馆)一园(柑橘博览园),以橘香文化为基地的基地文化内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引导,以现代科技与地方文化为主旨内容,开发魅力橘香、锦绣黄岩、科技之光、挑战自我四领域结构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黄岩名人馆、柑橘博物馆、柑橘博览园、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及凤洋村等周边资源,新建锦绣黄岩馆及科技馆,打造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未来发展、注重实践、开放多元、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基地。既充分考虑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功能定位以及黄岩区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教育需求,又要使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主题教育功能与周边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既需要把当前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需求与长期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又要注意课程资源的整合,注重特色课程的打造。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积极有序地分步实施与推进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将黄岩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为浙江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实践教育基地。

课程体系:

      1565852391.png


场馆建设:

1565852452.png


156585244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