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
一、瓯剧海中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浙南一带称作瓯。《山海经》就有:瓯居海中之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劳作生息。
温州奇山秀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座典型山水城市,有着“山水尽东南之美”的称誉。境内景点众多,难以细数。
“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其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从唐宋以来,行旅如云,山中摩崖累累,古刹遍布,诗文、画卷、故事、传说俯拾皆是,堪称是一座“文史宝库”。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因为它是环太平洋东海边上的一座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记录了中生代古火山发生、演化的历史,也展示了一亿年来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深谷、峰林,所以也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
号称“天下第一水”的楠溪江,江水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它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楠溪江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并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等。在楠溪江,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限默契,它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瑰宝,原始古朴,纯净柔和……
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是温州市内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瑞安玉海楼、苍南蒲壮所二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老城区的江心屿、华盖山、海坛山等,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意之所往,心之所向。
二、瓯越文昌
唐代诗人赵暇诗曰“东晋江山称永嘉”,这不仅是对温州山水胜景的赞誉,也是对温州人文昌盛的写照。温州文化底蕴深厚,文风兴盛,名家辈出。自东晋至南朝,历任永嘉太守多为著名文人,如玄言诗创始人孙绰,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史学家裴松之、檀道鸾,诗人颜延之、丘迟等,他们在温州任职期满,或作诗、或为文,佳作迭出,声迹流播,为瓯越大地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清《永嘉郡志》言:“永嘉自东晋置郡以来,为之守者若王羲之治尚慈惠,谢灵运招士讲书,由是人知向学,民风一变。”他们不仅为温州,甚至对我国文化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字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在墨学、经学、甲骨文等多种学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被章太炎称为“三百年绝等双”,被郭沫若誉为“启后承先一巨儒”。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
作为文化名城,温州地区更是南戏的发祥地。南戏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始于南宋光宗年间。世称中国第一戏的《张协状元》、曲祖《琵琶记》、最早的南戏之一《王魁》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使温州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温州乱弹”的瓯剧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细腻的特点,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历史悠久的平阳木偶戏,质朴明快的永嘉昆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温州鼓词······这些丰富多彩的曲艺使我们得以一窥永嘉大地的灿烂文化和多样风俗。
温州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这为瓯柑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瓯柑是温州的传统特产,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三国时即被选为名珍馈赠曹操,有“果中皇帝”之誉。成熟的瓯柑扁圆,略凸呈倒卵形,柑皮金黄,籽少皮厚,果肉多汁,食用时先感觉甘甜后微苦,有特殊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温州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瓯绣、瓯塑、石雕、细纹刻纸、黄杨木雕、彩塑等都是极具瓯越地域特色的工艺。千百年来,温州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将其充分表现出来,江海吐纳,有容乃大,终有今日之蔚为大观。
“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古时温州少女即有刺绣的传统,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开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或彩线在上面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瓯绣的最大特点是针法繁多,做工精细。
提起泽雅,多想到其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但是泽雅山水中最为珍贵的并不是它的自然景观,而是那些看上去极不起眼的造纸作坊。研究发现,泽雅纸山现存的造纸设施和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明代造纸工艺流程几乎完全一样,这使它被称为“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
中国是以农为本,农业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中心的地位,但对滨海城市——温州来说,除了手工业,商业更是有着重要地位,温州可以说是一座商贸型城市。
三、温州兴业
历经30多年发展,温州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优势产业。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11个行业更是发展迅猛。
电器行业被誉为“温州第一产业”,该产业主要分布在有电气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的乐清市。目前,温州市按照“产品高新化、经营集约化、品牌差异化、配套国际化、产出高效化”的发展方针,以优化集聚、提升扩量为主线,通过实施“一核两区”建设思路,保障重大项目土地空间。对符合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引领性高端项目,和对产业提升发展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大院名校共建研究所,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优先落实用地,并给予奖励。
温州市泵阀工业拥有两个国家级生产特色基地(永嘉县泵阀之乡,龙湾区阀门城)。泵阀产业专业化生产特色明显,配套的铸锻造、法兰管件、密封件、执行器、紧固件等产业链形成。全年全市泵阀工业总产值370亿元,销售收入超350亿元,产品销往中东、非洲、东南亚、韩国、美国、日本、东欧、南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瑞安、瓯海、平阳、乐清等区域。温州汽摩配产品种类繁多,覆盖卡车、客车、轿车、摩托车以及火车动车组配件,有十二大类5000多系列品种。产品结构近年来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已开发或正在开发了多种高新技术产品。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名牌1个、国家免检品牌2个、浙江省名牌13个和省著名商标17个。
作为“中国时尚鞋都”,温州以产业特色化、设计时尚化、生产智能化、平台高效化、渠道多元化、品牌高端化为主要思路,推进鹿城“中国鞋都”时尚智造区、永嘉县时尚品牌鞋业产业园、瑞安时尚休闲鞋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也将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搭建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现代营销和物流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进而促进温州传统鞋业产业向时尚型鞋业产业的全面升级。
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4年年初,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努力做大做强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网络经济、旅游休闲、激光与光电、轨道交通等“十大新兴产业”。
新近出炉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确立了振奋人心的目标、为温州产业进一步发展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成色十足的政策利好。
课程体系:
场馆建设: